前不久,在学校2021年“十大优秀学生”评选中,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8级1班学生刘庆祥入选其中。“学霸”中选学霸,刘庆祥如何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刘庆祥,三年学习成绩、综合测评成绩专业排名第一,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论文2篇,授权专利1项,获得国家级奖项9项、省级奖项7项,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等,现已推免至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大学生活:多元碰撞 开启精彩
进入大学后,刘庆祥刻苦学习,大一入学英语考试进入全校前1%获得英语免修资格,大一学年综合测评成绩位列专业第一、学习成绩专业第四,为他的“大学初体验”带来了一场漂亮的“开门红”。
为了接触更多的专业知识,刘庆祥主动联系专业老师,提出想要加入科研课题组,老师迟疑了:“小刘同学,你才大一,很多知识储备是需要时间的。”刘庆祥理解老师的担忧,开始常驻图书馆,常常一泡就是一天,查阅文献、筹备实验、操作设备、分析数据都从零学起,用实际行动打消了老师的疑虑,顺利进入课题组。
从那以后,“课余时间”和“玩乐”这些字眼消失在“庆祥”号的航道里,“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为他的座右铭,课余时间他不是在做实验就是在处理实验数据,就这样,经过大学一二年级的不懈努力,刘庆祥的知识储备日渐丰富,对专业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进入大四,站在保研路口,埋头苦读的刘庆祥回望已过完的三年,赫然发现:前三年,智育/综合成绩排名均为专业第一(1/96),获得一次国家奖学金、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获评学校“优秀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学生科技创新拔尖人才”等称号,之后,他又拿到研究生推免资格,在一众高校、院所当中,选择了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继续深造。
多彩实践:乡村实践 志愿服务
采访中,刘庆祥说:“大学的神奇之处,还在于他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各种平台,为人生创造无限的可能。”在知识海洋不断遨游的“庆祥号”,还是一艘热心工作、务实奉献的摆渡船。
大一入学,刘庆祥就通过竞选成为班级学习委员。任职以来,他化身任课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桥梁,上传下达,发挥纽带作用,为班级学风建设出谋划策,搭建“学习小组”、组成“学霸团”、实施“单词打卡”等措施得以落地并推行。在“庆祥号”摆渡船的引领下,到大一上学期末,他所在的工艺2018-1班实现了全员“零挂科”。
热爱体育运动的刘庆祥,一入学就加入了化工学院田径队,成为化工“小黄衫”的一员,在院运会中获三级跳远季军,跟随田径队连续两次获校运会冠军,所在团支部获“全国煤炭行业五四红旗团支部”和学校“五四”红旗团支部、“活力”团支部等荣誉称号。“化工田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前进!”一说起田径队,刘庆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此外,专业成绩优异的刘庆祥,曾担任学校化学技能协会会长,组织开展“趣味化学”体验活动、化学技能大赛等活动,并主动联系学院“暑期三下乡”支教团队,通过线上教学、现场演示等方式,为乡村小学生普及化学基本知识,帮助他们认识化学、熟悉化学、热爱化学。而他带领的化学技能协会也因表现突出,获评学校“十佳社团”。他还在学校大学生创业联合会担任“U创空间”运营管理委员会主任,带领部门成员承办了第二届超级创客说大赛、第三届飞机模型设计大赛等活动,为学生实现创业发展提供帮助。热心公益的他,积极参加“暑期三下乡”支教队,担任西海岸马拉松志愿者,多次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新冠疫情爆发后,立即投身家乡防疫工作的他,还得到了山东省泰安市旧镇社区委员会的表扬。
深耕科研:走进实验 申请专利
谈起自己的科研之路,刘庆祥坦言,他也是从迷茫中摸索坚持下来的。初入课题组时,由于知识储备相比研究生而言较为薄弱,对于专业实验,他常常一头雾水。于是,他从最基础的查阅文献开始学习,逐步了解课题组的科研方向,认真学习基础知识。随着时间的流逝,伴着知识储备的增长,他心里有了底,到2019年寒假,通过撰写综述性论文,他终于适应了课题组的节奏。而真正让他迅速成长的是2020年暑假进行的离子液体分离性能测定实验。谈到这个实验,他满怀感恩地说:“起初,我只是协助学长学姐操作实验、处理数据,后来,经过独立思考以及老师引导,我开始自主探索,积累了一段时间后,设计出多位点的离子液体对煤焦油中的氮类化合物进行萃取分离,这是一种创新,但我认为更多的是老师、学长学姐的无私点拨,带给我的小幸运。”
学海无涯苦作舟,对于沉浸在科研世界的刘庆祥而言,早八晚十一的生活作息就是日常,而那些在仪器旁彻夜不眠记录实验数据的夜晚是学海中辛苦却美丽的浪花。采访中,他多次说:真想做好一件事你就会发现,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枯燥而辛苦的实验室生活,最终被他演绎成两篇SCI论文(影响因子分别为5.909与6.165)、两篇知网收录论文、一项专利授权。如今,又有两项专利在审核中。
大学期间,刘庆祥一直秉承“学以致用”的原则,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的竞赛,获得第十届MathorCup数学建模国家级二等奖、“天正设计杯”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华北赛区一等奖等9项国家级奖项和7项省级奖项。(通讯员:徐华坤 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