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科大声音正文

“两个务必”: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涵

发布时间:2021-05-31  点击:

西柏坡,坐落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平山县境内,是中国革命胜利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48年5月,历经陕北一年的艰苦转战后,毛泽东与党中央和先期到达西柏坡的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正式会合后,决定将该地作为中共中央驻地。正是在西柏坡,中国共产党书写了中国革命走向最终胜利的诸多辉煌篇章:全国土地会议召开与《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摧枯拉朽、推翻蒋家王朝的三大战役打响,以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作为中国革命征途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西柏坡见证了中国从革命战争向和平建国的转变、从农村包围城市向城市领导农村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西柏坡精神,正是在以上具体而伟大的革命历史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西柏坡精神,上承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与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之际形成的又一重要革命精神体系。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的阶段性革命目标与其最高革命理想,决定了西柏坡精神涉及从革命解放到和平建设的完整脉延。具体而言,西柏坡精神包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坚决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协商精神;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立国兴邦精神;以及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务必艰苦奋斗的赶考精神等。其中,“两个务必”的赶考精神更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涵。

1949年初,捷报接连传到西柏坡,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中国人民历经劫难,在伟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斗争,终于在西柏坡迎来破晓,即将走向光明。但在即将到来的胜利面前,中共中央领导人异常清醒。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向全党发出警告,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他郑重地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国共产党“两个务必”的提出,既是基于“决不当李自成”这一历史经验的深刻领悟,亦是基于对中国共产党能否顺利执政并建设好新中国的深刻忧思,真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接受考验的忧患意识与政治担当。“绝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的赶考精神,其实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政党性质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其能够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从而时刻践履、发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在西柏坡进行考察时讲到:“每次来西柏坡,我想得最多的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郑重提出‘两个务必’,是经过了深入思考的。这里面,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上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也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而中国革命历史则是最好的营养剂。在当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立足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紧紧依靠人民,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继承、发扬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对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2月给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全体党员的回信中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史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历史,西柏坡的干部群众对此体会更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乡亲们更好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作者王金龙,系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